科技賦能中國列車加“數”前行
城市內澇預警:這些風險隱患需警惕
高溫超導現象的發現打破了人們對超導只能存在于極低溫的傳統認知,推動了材料科學和凝聚態物理等前沿領域的發展,尋找新型高溫超導體也一直是科學家孜孜以求的目標。
隨著時代的發展,對太陽能的利用基本上可以分為光-熱轉換、光-電轉換、光-生物轉換和光-化學轉換等幾大類。
本次試驗獲取的數據,將用于發展和檢驗時空多尺度的土壤水分、植被水分、植被水勢、大氣水汽和蒸散發等陸地水循環關鍵參量的智慧化遙感方法,進而通過空天技術手段捕捉植物內部的水分狀態變化,理解土壤水分供應和大氣水分需求之間的復雜相互作用。
在實驗驗證方面:為突破水下實驗場地和成本限制,提出了基于深水模擬裝置的恒壓壓縮空氣儲能實驗技術,采用高壓水和高壓氣模擬柔性氣囊外部深水環境,搭建了兆瓦級恒壓壓縮空氣儲能系統實驗平臺,設計儲氣壓力等效水深約700米。
在中國海洋大學水產學院的實驗室里,張彥嬌教授正帶領他的團隊對最新一代深海養殖飼料做著最后的測試,這標志著由中國海洋大學最新研發的,從昆蟲和廢棄物中提取的某新型蛋白在水產飼料中即將得到應用。
曾志翔說,未來,船用仿生柔性減阻材料將向遠洋及內河運輸等全行業推廣應用。這必將促進營運船舶綠色化、低碳化發展。
該研究為制備滿足商業化要求的太陽能模組和器件打下了基礎,加快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從基礎研究到商業化應用的進程。
“羲和號”全稱是太陽Hα光譜探測與雙超平臺科學技術試驗衛星,它有兩重屬性,一個是太陽科學觀測,一個是衛星平臺試驗。
目前電的來源主要有火力發電、水力發電、光伏發電、風力發電、核能發電、太陽能熱發電等。
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學自主研制的深海重載作業采礦車工程樣機“開拓二號”,在完成深海試驗航次后,搭乘“向陽紅03”號科考船返回廈門,海試取得成功。此次海試,“開拓二號”5次探采,創下了我國深海采礦領域的6項紀錄,技術性能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
"長征八號運載火箭于2020年首飛,是我國未來中低軌主力火箭之一,填補了我國3噸至5噸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空白,對推進我國中低軌道衛星組網建設以及商業航天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2024年3月20日8時31分,探月工程四期鵲橋二號中繼星由長征八號遙三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升空。
木質纖維素精煉新策略是什么?